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形势教育 > 形势教育 >

【党史廉政小故事】毛泽东:德法同行 风范长存

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太平煤矿 浏览数: 发布时间:2021-04-07

1.jpg


人们会说话的


毛泽东拒绝亲属求照顾的清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他曾经向要进京的亲友捎过话: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,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,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,好自为之。凡会见来北京的亲友,他总要讲他的三条交往原则:“恋亲,但不为亲徇私;念旧,但不为旧谋利;济亲,但不以公济私。”


湖南毛泽东遗物馆陈列有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个人请求照顾的信件,这封请求入学、工作等照顾的书信转交到毛泽东手里,他在信的页眉批示了一行字:“许多人介绍工作,不能办,人们会说话的。”


“人们会说话的”,毛泽东所在乎的不是“人们会说话”这种形式,更多在乎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理想,在乎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和规范,在乎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政党是否能得民心。


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,1929年1月,红四军下井冈山,迂回于赣南、闽西之间,毛主席行军,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,可部队中的伤兵、病号、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。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,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,同吃一盆菜,没有丝毫区别。


1932年,红军打到漳州,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。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,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,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,就把脚一伸,说:“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,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,你看还是好的。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,袜面也太稀薄,经不起洗了。”主席说着,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。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,也不知用了多少年,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,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。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,但是他硬是不要。


 现在想想,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,毛主席的廉洁,在当时是少有的廉洁。


三让汽车


抗战时期,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没有小汽车,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。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,管理车辆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。毛泽东则提出:“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;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。”按照这个原则,他坚持一辆让管军事的朱总司令用,一辆给延安的“五老”。但大家仍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,由于他的再三坚持,也只得作罢。


有一次,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,返回时因马受惊,他从马上摔下,左手被摔伤,朱老总和“五老”都要把车让给他坐。车开来了,他仍坚持不坐,骑马回去。毛泽东伤还未愈,又要去中央礼堂作报告,机灵的警卫悄悄把车叫来了,对他说:“主席胳膊摔伤了,不方便,就坐这一回吧。”可是,毛泽东却风趣地说:“胳膊摔伤不耽误两条腿走路嘛!走!”


以毛泽东的身份、地位、威望和工作需要,他完全可以分一辆小汽车,可是他却偏偏坚持不要,让给朱总司令和“五老”。这一让,不仅让出了先人后己的伟人风范,也让出了团结,让出了精神,让出了患难与共的凝聚力。



开荒种地,我也不例外 


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顽固派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修筑了五道封锁线,隔断了边区和外界的交通,使边区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困难。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,党中央发出了“自力更生”的号召,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了。


这天,警卫班的战士们正在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附近召开生产动员会。会上,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,表示要大干一场,争当生产模范。这热烈的气氛惊动了毛泽东,只见他快步从窑洞里走了出来。“你们在开生产动员会,这很好嘛!”毛泽东来到了战士中间,满面笑容地说,“党中央号召我们开展生产运动,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,减轻人民的负担,我们可要带好这个头!”毛泽东双手叉着腰,环顾着两旁的山坡,充满信心地说:“杨家岭上的土地足够我们种植瓜果蔬菜了。我们还可以养猪,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。假如再能搞一个合作社,那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用发愁了。”说到这儿,毛泽东爽朗地笑了。战士们被毛泽东这么一说,仿佛看到了满山满坡菜绿瓜黄的丰收景象,于是群情更加激奋。大家围在一起,出谋划策,商量怎样开荒种地,怎样引水浇田,并决定几天以后正式开工。到了开工那天,天刚蒙蒙亮,战士们就扛着䦆头下地了。战士们经过毛泽东住的窑洞门口,看到里面灯光仍然亮着,大家都知道主席又熬夜了,所以谁也不忍心去叫他。大家蹑手蹑脚地从门口走过,生怕打搅了主席,不料还是被毛泽东听到了。没一会儿工夫,只见毛泽东扛着钁头找来了,他边走边说道:“不是说好了给我一块地吗?我的一份在哪儿呢?”“主席,您考虑革命大事,非常劳累,这开荒种地的小事就不用参加了。您的活,我们加把劲就都完成了。”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。“不行!不行!开荒种地是党的号召,我也不应该例外。” 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,大家只好在临河不远处给他划出了一亩来地。 


毛泽东分到责任田后,对这一“争”来的土地十分珍惜,只要一空下来,他就去挖地。战士们发现后,一齐赶来帮忙,毛泽东总是坚持自己完成。他说:“你们有你们的生产计划,我有我的生产任务,这块地,你们挖了叫我挖什么呢?别看我的年纪比你们大,我还敢与你们比一比,看谁的田种得好!”


此后,毛泽东硬是忙里偷闲,一䦆头一䦆头地把地挖好,又垒了一个小水坝,将河水引到地里。不久,地里便栽上了黄瓜、辣椒和西红柿。毛泽东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施肥、锄草,蔬菜越长越茂盛。一份汗水,一份收获。夏天到了,毛泽东田里的西红柿结得又红又大,辣椒又尖又长,黄瓜沉甸甸地低垂着头,个个顶花戴刺的,真是诱人极了。人们每走过这里,都禁不住要停下脚步称赞一番。毛泽东亲手开荒种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延河两岸,军民大生产的劲头更足了。



教岸英扫厕所 

1937年,毛泽东同志带着儿子岸英在延安凤凰山某地居住。当时岸英只有十四五岁。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。这里以前一直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,可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。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。


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,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。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,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。“是谁打扫的呢?”大家估摸着,一时却猜不出来。忽然,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:“你到炉灶里掏些灰,用筐子挑来,往厕所里撒一撒。”多么熟悉的声音啊,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。原来,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,特意和岸英一起来打扫厕所。


从这以后,警卫战士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,很少间断过。


© 2013-2021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太平煤矿 版权所有  地址:邹城市太平镇  邮政编码:273517   电话:0537-5462009

传真:0537-5462088  投稿信箱:tpmkxck@126.com   鲁ICP备14002857号  鲁公网安备37088302000324号